端午遇上“六一”,燃动假日经济
端午遇上“六一”,燃动假日经济
端午遇上“六一”,燃动假日经济
带领团队累计开展1000多次公益活动,15年来个人服务超4000小时;创新打造“党建(dǎngjiàn)+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小雨滴”样板,培育孵化80余个志愿服务队,如今(rújīn)志愿者已有2000多人……他(tā)就是莱西市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dǎngzhībù)书记(shūjì)董金辉。多年(duōnián)来,董金辉将个人奉献的 “志愿水滴” 汇聚成温暖社会的 “爱心涓流”,从“养老送餐”到“德学积分”,他以创新模式打通基层帮扶“最后(zuìhòu)一米”,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guānài),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参加(cānjiā)公益活动多年,团队荣获不少荣誉。
“五助”服务帮“无忧”,“爱心(àixīn)雨滴”洒遍70个村
“天气越来越好,大爷可以多出去晒晒太阳,这几个动作(dòngzuò)多练习,这是我们带(dài)的牛奶,每天喝一点(yìdiǎn)可以补钙……”近日,莱西市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走访河头店镇残疾人家庭时,董金辉拉着一位残疾老人的手嘱咐道。董金辉和同伴们不仅为这些残疾朋友送去爱心物资,还鼓励他们勇敢生活(shēnghuó)(shēnghuó)、阳光生活、健康生活、快乐生活。
“针对残疾人这一群体,我们开展了河头店镇困难重度残疾人服务项目。为了提升残疾人的(de)幸福感和(hé)获得感,我们形成‘五助’服务体系(fúwùtǐxì),为他们提供助医、助行、助洁(zhùjié)、助居、助餐(zhùcān)等服务;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组织开展助残、扶残等活动,如(rú):残疾人政策宣传、防诈骗宣传、义诊剪、节日慰问、社区活动参与等。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残疾人照护服务,实现了残疾人基本生活‘无忧’。”莱西市小雨滴(yǔdī)社工任素佼说。
董金辉(右一(yòuyī))看望老人。
说起董金辉,他可是当地人尽皆知的(de)“爱心大使”。“以前我是做民办培训教育的,在这期间我留意到了困境儿童这一待关注的群体(qúntǐ)。他们的处境深深触动了我,自(zì)那时起,为这些孩子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的想法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随着对(duì)这一群体了解的深入,我愈发(yùfā)意识到,仅凭我一人之力,难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xūqiú),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于是,我发起成立小雨滴,搭建起一个汇聚爱心的平台,让更(gèng)多社会力量能够参与进来(jìnlái),共同为这些群体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董金辉说。
2017年(nián)6月,莱西市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后,随着志愿者团队的不断壮大,董金辉将关注对象扩大(kuòdà)到生活困难青少年、留守老人、残疾人(cánjírén)等更多群体,让爱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
为了(le)全面掌握河头店镇农村困难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他与其他志愿者走遍了全镇70个自然村,深入(shēnrù)了解(liǎojiě)他们的需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在日常(rìcháng)帮扶工作中(zhōng),他积极联系莱西市关工委、民政局(mínzhèngjú)、团委、教育和体育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妇联等单位开展帮扶共建,创造性地提出“一童一策、一户一方”,并率先全面完成,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董金辉组织参加公益活动(gōngyìhuódòng)。
设置“四点办(bàn)课堂”,将公益网格化精细化
采访时记者看到,莱西市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设置了“四点(sìdiǎn)办课堂”,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从2020年起,我们开设了四点半课堂和寒暑假公益课堂,主要是为了减轻社区父母的负担(fùdān),让孩子们能安全(ānquán)度过放学后的管理真空时间。” 董金(dǒngjīn)辉介绍道,“这些课堂聚焦社区中低收入家庭青少年(qīngshàonián)、进城务工青年随迁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liúshǒu)青少年以及其他困境青少年等群体,不仅提供免费(miǎnfèi)的课业(kèyè)辅导(fǔdǎo),还开展儿童平安小课堂、兴趣培养课堂等多种有趣的课程,为青少年提供思想引领、红色教育、课业辅导、文体锻炼、身心健康疏导、生态文明实践、参与社区治理等特色服务。”
董金辉以新(xīn)村党群服务中心(fúwùzhōngxīn)、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将农村“一老一少一弱”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探索形成了“1234”服务体系,推动帮扶工作规范化(guīfànhuà)、制度化。他积极拓展(tuòzhǎn)资金募集渠道,通过“政府支持(zhīchí)、社会捐助、团队自筹、志愿者自献”等方式,在全镇9个新村专设“小雨滴公益基金”,在70个自然村设立儿童主任,培育孵化80余支志愿服务队。如今(rújīn),以党组织为堡垒(bǎolěi)、党员为核心、乡村志愿者为骨干的基层服务力量(lìliàng)不断壮大,让帮扶工作触及基层“神经末梢”。
为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导致的做饭、购物困难等问题,在莱西市(láixīshì)河头店镇党委的领导下,董金辉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共建效应(xiàoyìng),创新成立 “红色志愿服务联盟”,成功破解资金(zījīn)发展(fāzhǎn)瓶颈,承办各新村的 “养老(yǎnglǎo)服务站”。目前,养老服务站每天为1500余名老人提供(tígōng)午餐,累计上门送餐送物达10000余人次,满足了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的就餐、购物服务需求。
探索“道德积分+德学联盟”,打造乡村治理(zhìlǐ)“新格局”
在(zài)莱西市嘉湖路的小雨滴积分超市,参加志愿(zhìyuàn)活动的村民可以用积分兑换“代金券”,并在超市内消费。
“组织村民参加志愿(zhìyuàn)活动,根据志愿服务(fúwù)时长获得(huòdé)道德积分,1积分可在小雨滴积分超市兑换1元物品,让无形的(de)道德品质获得有形的物质回报。”超市内一名(yīmíng)志愿者告诉记者(jìzhě),他们(tāmen)还创新“德学联盟”,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自己优秀的道德行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兑换成一定的“德学积分”,存入“德学联盟”中,累积到一定“德学积分”可以在小雨滴积分超市进行兑换。截至目前采集积分15000余分,涉及4000余人,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zhìlǐ)水平注入了强劲正能量。
在小(xiǎo)雨滴积分超市,村民可以用道德积分兑换“代金券”。
“董书记是小雨滴社会工作组织的(de)发起人、‘领头雁’,在他的感召下,全镇涌现了(le)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各式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参与运营‘助老大食堂’,为(wèi)困境老人(lǎorén)提供上门送餐、代购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就餐、购物服务需求。实现‘老有所依(yī)、老有所养’。通过开展四点半公益课堂,逢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设‘莱青春·志愿小课堂’,为乡村(xiāngcūn)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课后及假期托管服务,可以说(shuō)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在为老为小等领域对基层治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zuòyòng)。”莱西市河头店镇党委(zhèndǎngwěi)副书记张鲁说。
让小雨滴(yǔdī)精神传承下去,希望更多爱心志愿者加入
作为(zuòwéi)莱西市首家公益组织(zǔzhī)党支部书记(shūjì)和青岛市人大代表,董金辉先后荣获“齐鲁和谐使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以及“2021年度山东省学雷锋四个100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我们的初心是致力于为困难群体贡献微薄之力。正如每一滴(yīdī)雨滴,看似微不足道,但无数雨滴汇聚,便能润泽大地。我们愿如这小雨滴一般,虽力量有限(yǒuxiàn),却持之以恒,用实际行动(shíjìxíngdòng)为他们带来温暖与关怀。”董金(dǒngjīn)辉说。
同时,他也(yě)呼吁:“小雨滴精神需要传承,希望通过我们的带动,能有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ài),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énjiān)。”
(半岛全媒体(méitǐ)记者 刘鑫 王洪智 刘文)


带领团队累计开展1000多次公益活动,15年来个人服务超4000小时;创新打造“党建(dǎngjiàn)+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小雨滴”样板,培育孵化80余个志愿服务队,如今(rújīn)志愿者已有2000多人……他(tā)就是莱西市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dǎngzhībù)书记(shūjì)董金辉。多年(duōnián)来,董金辉将个人奉献的 “志愿水滴” 汇聚成温暖社会的 “爱心涓流”,从“养老送餐”到“德学积分”,他以创新模式打通基层帮扶“最后(zuìhòu)一米”,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guānài),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参加(cānjiā)公益活动多年,团队荣获不少荣誉。
“五助”服务帮“无忧”,“爱心(àixīn)雨滴”洒遍70个村
“天气越来越好,大爷可以多出去晒晒太阳,这几个动作(dòngzuò)多练习,这是我们带(dài)的牛奶,每天喝一点(yìdiǎn)可以补钙……”近日,莱西市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走访河头店镇残疾人家庭时,董金辉拉着一位残疾老人的手嘱咐道。董金辉和同伴们不仅为这些残疾朋友送去爱心物资,还鼓励他们勇敢生活(shēnghuó)(shēnghuó)、阳光生活、健康生活、快乐生活。
“针对残疾人这一群体,我们开展了河头店镇困难重度残疾人服务项目。为了提升残疾人的(de)幸福感和(hé)获得感,我们形成‘五助’服务体系(fúwùtǐxì),为他们提供助医、助行、助洁(zhùjié)、助居、助餐(zhùcān)等服务;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组织开展助残、扶残等活动,如(rú):残疾人政策宣传、防诈骗宣传、义诊剪、节日慰问、社区活动参与等。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残疾人照护服务,实现了残疾人基本生活‘无忧’。”莱西市小雨滴(yǔdī)社工任素佼说。

董金辉(右一(yòuyī))看望老人。
说起董金辉,他可是当地人尽皆知的(de)“爱心大使”。“以前我是做民办培训教育的,在这期间我留意到了困境儿童这一待关注的群体(qúntǐ)。他们的处境深深触动了我,自(zì)那时起,为这些孩子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的想法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随着对(duì)这一群体了解的深入,我愈发(yùfā)意识到,仅凭我一人之力,难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xūqiú),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于是,我发起成立小雨滴,搭建起一个汇聚爱心的平台,让更(gèng)多社会力量能够参与进来(jìnlái),共同为这些群体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董金辉说。
2017年(nián)6月,莱西市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后,随着志愿者团队的不断壮大,董金辉将关注对象扩大(kuòdà)到生活困难青少年、留守老人、残疾人(cánjírén)等更多群体,让爱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
为了(le)全面掌握河头店镇农村困难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他与其他志愿者走遍了全镇70个自然村,深入(shēnrù)了解(liǎojiě)他们的需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在日常(rìcháng)帮扶工作中(zhōng),他积极联系莱西市关工委、民政局(mínzhèngjú)、团委、教育和体育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妇联等单位开展帮扶共建,创造性地提出“一童一策、一户一方”,并率先全面完成,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董金辉组织参加公益活动(gōngyìhuódòng)。
设置“四点办(bàn)课堂”,将公益网格化精细化
采访时记者看到,莱西市小雨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设置了“四点(sìdiǎn)办课堂”,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从2020年起,我们开设了四点半课堂和寒暑假公益课堂,主要是为了减轻社区父母的负担(fùdān),让孩子们能安全(ānquán)度过放学后的管理真空时间。” 董金(dǒngjīn)辉介绍道,“这些课堂聚焦社区中低收入家庭青少年(qīngshàonián)、进城务工青年随迁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liúshǒu)青少年以及其他困境青少年等群体,不仅提供免费(miǎnfèi)的课业(kèyè)辅导(fǔdǎo),还开展儿童平安小课堂、兴趣培养课堂等多种有趣的课程,为青少年提供思想引领、红色教育、课业辅导、文体锻炼、身心健康疏导、生态文明实践、参与社区治理等特色服务。”

董金辉以新(xīn)村党群服务中心(fúwùzhōngxīn)、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将农村“一老一少一弱”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探索形成了“1234”服务体系,推动帮扶工作规范化(guīfànhuà)、制度化。他积极拓展(tuòzhǎn)资金募集渠道,通过“政府支持(zhīchí)、社会捐助、团队自筹、志愿者自献”等方式,在全镇9个新村专设“小雨滴公益基金”,在70个自然村设立儿童主任,培育孵化80余支志愿服务队。如今(rújīn),以党组织为堡垒(bǎolěi)、党员为核心、乡村志愿者为骨干的基层服务力量(lìliàng)不断壮大,让帮扶工作触及基层“神经末梢”。
为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导致的做饭、购物困难等问题,在莱西市(láixīshì)河头店镇党委的领导下,董金辉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共建效应(xiàoyìng),创新成立 “红色志愿服务联盟”,成功破解资金(zījīn)发展(fāzhǎn)瓶颈,承办各新村的 “养老(yǎnglǎo)服务站”。目前,养老服务站每天为1500余名老人提供(tígōng)午餐,累计上门送餐送物达10000余人次,满足了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的就餐、购物服务需求。

探索“道德积分+德学联盟”,打造乡村治理(zhìlǐ)“新格局”
在(zài)莱西市嘉湖路的小雨滴积分超市,参加志愿(zhìyuàn)活动的村民可以用积分兑换“代金券”,并在超市内消费。
“组织村民参加志愿(zhìyuàn)活动,根据志愿服务(fúwù)时长获得(huòdé)道德积分,1积分可在小雨滴积分超市兑换1元物品,让无形的(de)道德品质获得有形的物质回报。”超市内一名(yīmíng)志愿者告诉记者(jìzhě),他们(tāmen)还创新“德学联盟”,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自己优秀的道德行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兑换成一定的“德学积分”,存入“德学联盟”中,累积到一定“德学积分”可以在小雨滴积分超市进行兑换。截至目前采集积分15000余分,涉及4000余人,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zhìlǐ)水平注入了强劲正能量。

在小(xiǎo)雨滴积分超市,村民可以用道德积分兑换“代金券”。
“董书记是小雨滴社会工作组织的(de)发起人、‘领头雁’,在他的感召下,全镇涌现了(le)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各式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参与运营‘助老大食堂’,为(wèi)困境老人(lǎorén)提供上门送餐、代购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就餐、购物服务需求。实现‘老有所依(yī)、老有所养’。通过开展四点半公益课堂,逢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设‘莱青春·志愿小课堂’,为乡村(xiāngcūn)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课后及假期托管服务,可以说(shuō)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在为老为小等领域对基层治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zuòyòng)。”莱西市河头店镇党委(zhèndǎngwěi)副书记张鲁说。
让小雨滴(yǔdī)精神传承下去,希望更多爱心志愿者加入
作为(zuòwéi)莱西市首家公益组织(zǔzhī)党支部书记(shūjì)和青岛市人大代表,董金辉先后荣获“齐鲁和谐使者”“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以及“2021年度山东省学雷锋四个100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我们的初心是致力于为困难群体贡献微薄之力。正如每一滴(yīdī)雨滴,看似微不足道,但无数雨滴汇聚,便能润泽大地。我们愿如这小雨滴一般,虽力量有限(yǒuxiàn),却持之以恒,用实际行动(shíjìxíngdòng)为他们带来温暖与关怀。”董金(dǒngjīn)辉说。
同时,他也(yě)呼吁:“小雨滴精神需要传承,希望通过我们的带动,能有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ài),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énjiān)。”
(半岛全媒体(méitǐ)记者 刘鑫 王洪智 刘文)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